東京日誌 Tokyo Log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蘇眉魚變海產 - 保育類動物真的被保育了嗎?

2014年6月30日,有尾蘇眉魚被海產店捕獲,放到網路上後,引起社會大眾討伐,海產店的人說,他知道明天蘇眉魚就將被列入保育類動物了。(相關新聞:自由時報


老實說,即便列入保育類動物的名冊中,也不能保全下一尾蘇眉魚遭殃的可能,因為編列成保育類動物的過程,早已引起很多的爭議。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鄭明修就是讓蘇眉魚和隆頭鸚哥魚成為保育類動物的一員。但他也說到,政府等到鄭明修提出「蘇眉魚」僅剩下20至30尾之後,才願意將此種魚類列入保育名冊內(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Gary Brennand


由於蘇眉魚在漁業署的眼中屬於食用魚,只要資源穩定,就不會限制漁民捕捉。而其實蘇眉魚在2004年,早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的瀕臨物種(參考資料);反觀台灣海產店卻還在以高檔海鮮的口號去販售這種魚類,導致蘇眉魚直至今日才正式成為保育類動物。

但,我悲觀地認為,保育名錄的動物,很難確保此物種真正受到絕對的保護,尤其是魚類。目前受到保育的魚類只有三種:鋸鰩、蘇眉魚和隆頭鸚哥魚。

老實說,漁民要生活,原本是高檔海鮮,價碼已高達每公斤四千塊台幣,成為保育類動物後,售價很可能三級跳。畢竟台灣饕客多,願意為保育類動物掏腰包的也是有人。不怕賣不出去。所以魚類成為保育類動物後,雖有通報機制,但也是只能靠運氣和良心,不小心就會變成海鮮黑市中的聖品。

在美國,今年6月17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捐出七百萬元,支持保護海洋的工作,因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在太平洋成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區,禁止商業捕撈、採礦和鑽油。同時,白宮也成立一小組專門查緝非法捕撈跟黑市海鮮,確保消費者知道他們桌上海鮮的來歷(參考資料)。

由此可見,黑市海鮮在各個國家都很流行,更別說是海島國家。因為海上發生的事情,只有海上的人知道。無論捕獲什麼,大致上都由漁民決定是否通報漁業署,可以見得通報的例子不多,更別說沒通報的事情了。

不過,Susan專家對蘇眉魚與隆頭鸚哥魚的保育較有信心,他表示,此兩種魚類大部份棲息在珊瑚礁地形,這種地方通常會有許多潛水客,而現在潛水客的素質越來越高,所以若有人捕了這兩種魚類,被發現且通報的機率非常大。

圖片來源:Wakatobi Dive Resort


但Susan也坦誠,保育類動物不一定受到保護就是台灣現階段的問題。她說,「這跟開車闖紅燈一樣,沒抓到就可以蒙混過關」。Susan也提到,她與朋友們曾經在墾丁通報過一些獵捕的當地人,但相關執法單位通常都很怕地頭蛇,所以墾管處就放他們走了;而墾管處只會在民怨嚴重的時候作處理,例如有人曾在墾丁潛水打魚,被po上網之後,經社會譴責,馬上被開罰了。

保育是條長遠的路,而且像石頭風化般需要經年累月不斷的去努力才能有一些成果。

俗話說得好,台灣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矯正台灣人視海洋動物為食物的觀點其實是重要的一步。由於台灣人從小缺乏海洋觀,對海的認識可能來自於海邊或海產,才容易誤以為海洋資源是不會枯竭的。若從教育下手,長年累月的傳達正確的海洋觀念,相信會減少許多饕客的好奇心。此外,漁業署也應該對「吃什麼魚」做一些宣傳,像是TLC旅遊生活頻道中,名廚奧立佛有一個節目「餐餐有魚」,教大家應該吃什麼魚,如何煮魚,並選一些產量較豐富的魚種,作為觀眾們的晚餐,以保護瀕臨絕種的魚類如鱈魚等。

再來,將魚類設成保育類動物之前,配套措施得完善。由於漁民以海維生,忽然間不能捕經濟價值高的魚類,會影響到他們的生存,所以,漁民通報的價錢、作為科學研究的價碼等,任何補償性的安慰,都得一併設想好,增加他們通報的機會。除此之外,漁業署也應廣大宣傳類似的法規,例如什麼時候開始限捕,只剩下多少尾,若違反法律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法則等,才有可能達到真正保育的效益。


蘇眉魚小檔案(參考資料

名稱:曲紋唇魚、拿破崙魚、龍王鯛、Napoleon fish等。
性別:五至七年才成年,部份雌性會在九歲時轉為雄性。
習性:成年蘇眉白天在珊瑚礁出沒,到了晚上卻在珊瑚洞等位置休息。
價值:蘇眉的零售價格可達每公斤130美元(約台幣4000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